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

﹝經典回顧﹞《元祿奸臣藏》

xyz  xyz軟體補給站  xyz資訊工坊  




一94一(前編)及一942(前編)年     溝口健2作品



被視為女性電影大師的溝口健2,在2次大戰期間受到國家軍政府委託,根據真山青果的戲曲拍攝了武士電影《元祿忠臣藏》,這是一部以男性為主體的作品,也是他驰名作品中評價較低也頗受非議的一部。

假设以觀賞一部強叭啦的心態來看這部片,那必然會大失所望, 因為這個描摹47名武士自願淪為游勇為奴才盡忠復仇的故事,從頭到尾不喊殺、不見血、不武鬥,連拍這個故事必然被當做關鍵動作場面來經營的刺殺高潮,居然就用一封書信的敘述輕輕帶過,整部作品呈現一片抑鬱沉靜的色调,悶到心頭都糾成一團了,更別提要舒畅地喊爽了。

不過對我來說,這部所帶來的震动度,並不遜於溝口任何一部哀戚動人的女性電影。

因為事實上,《元祿忠臣藏》其實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心理劇,而它最奇异偉大的处所,便在於溝口健2化模式風格、場景空間與故事情節為一體的高度純熟才具與深化思虑。

溝口在這部作品中仍保持他一貫「一景一鏡」的長拍風格,只不過這次對應到影片中極其精细精美的日式建築場景,讓鏡頭遊走或停佇在迴廊、玄關、庭院、廳室,在真實時間中,順著人物的移動,而迎來送往,製造出情緒及心情的迂迴轉折,又大约在靜態定位的人物間,藉由改變視角和景深,讓情境中著眼的對象主客易位,奥妙地帶出戲中心理對應的全貌。一個鏡頭裡,既能展現整個背景花式,又同時推衍劇情,甚而更能精準地點出意旨,真是幾乎是每個鏡頭都大要拿來深看細究啊!

就以片中最有名的主公赴義那段為例,一開始以鸟瞰鏡頭遠望被判切腹的淺野家小孩儿緩緩地走近,鏡頭緩緩下移,不绝到濒临平視的角度時,我們看到小孩儿與劈面而來的家臣最後告別,接著從容走入刑場,這時鏡頭再漸漸升高,家臣武士哀慟地搥打哀号,但我們的視野中心卻離開了他,回到了原先的鸟瞰角度,這時我們看到了堅硬冰凉的方形圍牆,繞著中空的石子庭院,在那兒,執刑者已在等待,一步步深化此中的淺野家小孩儿,身形已轻微幾不成見...就這樣一個鏡頭,將主公的腼腆就義、家臣的激奮不捨(而有之後的復仇),與整個時代與體制裡的龐大清静與封閉,還有人在此中的低微软弱與身不由己,展露無疑。這既是劇場,也是電影。

而這部當初被當做是為軍國主義服務的作品,除了彰顯出動人的武士道物资與情操外,其實隱藏了更多心理層面的掙扎與兩難,透過少量看似瑣碎雜蕪的細節,呈現兽性中真實感性但壓抑的那一面。而此中,最讓我激動之處,莫過於那三個鮮白的女性段落。

《元祿忠臣藏》當然應該是一個歌頌男性情誼與勇氣的故事,但說實話,在溝口健2的這個版本中,讓人印象深化的肝膽相照場面其實沒想像的多,倒是片中稍有戲份的女性,都有著讓人過目難忘的性格,溝口地下是個擅拍女性的大師。

第一個女性是武士首領大石內藏助的内子。前編的最後,在武士們自甘淪為游勇之後,主導其事的大石內藏助不绝在等待著幕府對主干部業的處置,一方面等候著淺野家得以復興,但一方面又為此會阻擾他們的復仇計劃(因為會失去伸張正義的正當性),而極為憂煩困擾,加上為掩人耳目,於是便日日藉酒澆愁。他内子的娘家聽說了大石內藏助的墮落醜態,於是託人來叫她離婚前去娘家,但被她當面拒絕了。但是,就在幕府宣布處置當晚(確定家業無法復興),大石決定要啟動復仇計劃,此時,他的内子冷靜地打斷了男人們的聚會,私下告訴丈夫,她將要離婚,並帶著年幼的孩子們回到娘家。大石內藏助沉默地思索了一陣,帶著体会與感謝地答應了内子的請求(妳為我設想到這個境地啊)。這個鏡頭一路從内子打岔聚會曲折地帶到了斗室內的對談,而最後的畫面更達到一種优良的對比與均衡,腰桿筆直、手緊抓著陶器的大石內藏助,背景是滲透入日间的窗欄,而始終彎腰低頭、眼神下垂的内子,背景則是彩繪者山川的屏風,一方帶著壯烈的肅殺陰冷,一方卻有著寧靜的妥協延續,融而為一,是哀傷卻也是劝慰。前編的最後一幕,是大石內藏助内子的離開,長鏡頭的遠望與平移,伴著人物的移動,強化了視覺深淺的變換,悵然的愁思與風雨欲來的氣氛,讓張力達到飽和。

第2個女性脚色則是淺野主公的发妻遺孀瑤泉院,在訂下復仇計劃後,大石內藏助在主公過世一週年時,拜訪了瑤泉院夫人。第一個長拍從瑤泉院娘家的總管隔著屏風埋怨,不渴望夫人被牽扯進復仇事故開始,接著迎著瑤泉院夫人繞過笔挺的長廊進到會客室,此時,鏡頭中夫人背對鏡頭,而大石內藏助則面對鏡頭;第2個長拍則從喝著酒閒聊瑣事的大石內藏助,缓缓地轉到了夫人身上,夫人打斷了碎語,並詢問起復仇的時機;第三個長拍再從近距離看夫人的鏡頭,轉向並逼近决计表達出無意展開復仇的大石內藏助;而第4個長拍又回到了夫人身上,隨著她哀傷仇恨的話語,鏡頭緩緩後移,我們這時看到,畫面構圖成為穩定的三角,而與第一個長拍剛好雷同,夫人面對著鏡頭,而大石內藏助則背對的鏡頭。溝口在此,完善地將這一幕中驾驭情緒的主體,由大石內藏助移轉到夫人身上,一方面,呈現出在此處境中無力行事的女性,也能有強悍的堅毅,一方面則更強化了大石內藏助,為了顧全大局而忍辱負重的高尚情操。而後,在那個不眠之夜,溝口意本地参加一個落雪壓花的蒙太奇,刺殺事故發生了...

這其實也正是整部片所要描繪的中心,為了求正義與尊嚴而喊打喊殺並不是真实的武士物资,能夠屈身叱责、等待時機,並堅持心中不滅的忠義之火,才是真正尊貴而逊色的。

溝口再三強調著武士們兽性的、迂迴的複雜心路,乃至花了後編的近2分之一篇幅去描寫,這些復仇後被判切腹的武士們,他們的最後時光(搜罗唱歌、能劇、演奏)。在此時,出現了第三個女性脚色,她是此中一名武士未過門的内子,女扮男裝混入濒临大石內藏助,只為了再見那個欺騙了她和她家族的女子(年輕武士為了探听敵家消息而親近她),在這個口述故事中,我們看見為了達成更高的理想,而蒙受摧折的兽性與情绪,但是,這软弱的、低微、無奈的兽性,卻反而成為這整個故事中最真實也最美麗感人的全部。溝口在此看似跳tone地花了近20分鐘來鋪陳這對男女絕望的愛戀,卻其實生動立體地強化了這部電影中心理戲的成分,他讓這些武士們,不再只是扁平無生氣的傀儡面具,而有了活生生的血肉之軀。

正因為如斯,這齣戲才有了足以震盪我們心靈的力度,它講的不是殺戮、不是復仇、不是正義,也不是神圣理想,而是人,在時代環境與身份中無法選擇的人,在一94一年軍國主義正是兇惡、戰火正是激烈的時候,溝口在這部武士電影中一而再、再而三决计的反高潮,所想要講的,正是他的無力與無奈啊!

 

元祿赤穗事故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F%A0%E8%87%A三%E8%97%8F 在日本影視被改編的次數難以計數,較出名的版本有一962年稻垣浩的《忠臣藏》,一999年NHK大河劇「元祿繚亂」(有堤真一、瀧澤秀明、阿部寬演出),200一年富士電視台「忠臣藏一/47」,木村拓哉演出此中一名年輕熱血武士。據說今年好萊塢已經在重拍這個題材,掛頭牌的是基努李維(咦?),還有真田廣之、淺野忠信、赤西仁(咦咦?)及菊地凜子,我猜是血腥動漫風的作品吧...溝口版的《元祿忠臣藏》DVD市道市面市情上很烦复買到,畫質不太優,但花點躁急看會极其感動的。

 






[rr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