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票根012】《最後的美麗》

xyz  xyz軟體補給站  xyz資訊工坊  





片名:Biutiful

戲院:信義威秀

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編劇: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Nicolás Giacobone

演員:Javier Bardem

備忘:很難想像假设沒有Javier Bardem的話…





首度與編劇Guillermo Arriaga分道揚鑣的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揚棄了他最被了解也是最風格化的多線敘事,回歸到「傳統模式」(其實在坎城週年慶的短片集《历历在目》裡的〈Anna〉已看到了1點端倪:仿佛少了什麼)裡,但仿佛換標不換本,過去多線講1事,現在1線講多事,藉由1個複雜的角色呈現了巴塞隆納(是的、看到「聖家堂」才發現,始终還以為是哪裡的貧民窟…)的陰暗面。

Javier Bardem人造是全片「靈魂的分量」的所在,特別當他在片頭尾那1場相應的幻想戲裡與年輕的自己的父親對話,父為兒子U點了根煙,就像接上彼此從不曾重疊的U的成長時光,當他們1起聽見了某聲響,父逕自返回,U說:「那裡有什麼?」,那時揉雜了冀望、冀望、悔恨、釋然的畫面情境、情緒堪稱完美無暇。當年他因故被遺下的折本終於不再了(沒有父親的時光),雖為了不重蹈覆轍,U在癌症驗證後所剩的日子裡,盡力想彌補、调剂兒女的人生,但是生活中纏擾著他的仿佛更多的是綑綁著U的過去:那些困擾著城市的非法移民、貧窮、毒品…反而耗去他最後的氣力。灰色的U是残暴的,他在陰鬱暗淡中尋找自我生命的價值,卻也因此增重了自己的負荷,1如他通靈的天賦,那些身邊的靈魂盡皆轉化為沈重的壓力。

本片雖步步沈重,透過U的眼光看見了許多埋没於大城裡的小罪小惡,但推逼人至此的卻经常是生命自身而非主觀選擇。對導演來說,本片或許是他個人的1種儀式,不是告別過去而是繼續往前,雖作品仍嫌壓力過重(就像早年的《火線交錯》、《靈魂的分量》談及的大命題,永不如《愛情像條狗》那樣从容),每1鏡頭、場景、對話仿佛都防范了厚重的情緒與吶喊,不少時候,流入觀者心中後经常會因此被隨即摒棄(太看得見社會狀態,太看不見真實兽性),然1旦故事能在晦澀背景中點亮了脆弱衰弱的兽性之光,得以看見電影想給的美麗(看看U與女兒躺在床上的深情細語,多麼令民气暖又心傷),那麼、我願意1起跟著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評:★★★☆

〈至多給它五粒〉






xyz  xyz軟體補給站  xyz資訊工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