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之神邱永漢闖蕩股壇多年,選股向來眼光獨到,
其實除投資股市、樓市,
他數十年間在中、日、港、台建立龐大的邱企業,
同樣戰績彪炳。
擅於捕捉錢潮、掌握大勢的他,旗下生意數十門,
近年得意之作,
是乘着幾年前中國大興土木,
從日本運挖土機到中國的生意,10 年間賺了100 倍。
但時代變了,他再度放眼未來︰
「這是以前的事了,現在做生意,要看以後需要的東西。」
無論買股抑或做生意,邱永漢都擁有很強的預視力,
他認為打工族若決心自己做老闆,
年齡 40 歲可以說是「最後限期」,
最理想是趁年輕有力氣時開始創業,
而創業地點最好是離開家鄉,
小城市又比大城市有前景,
他又點出幾個在中國正處發展期、今後可大展拳腳的行業。
滿腦子都是生意諗頭的邱永漢,
86歲仍有雄心和魄力,
最新計劃是在中國建設小東京(Little Tokyo)。
打工仔想成為富翁,有自己事業才有自主權,
但賺錢之神提醒,做生意要冒險,不易成功,
需要相當勇氣和堅持,故行動前要謹記︰
「如果一遇失敗就逃跑,不如開始就不做。」
幾乎每三天坐一次飛機的邱永漢,
經常在中國和東南亞四出尋找投資機會,
這次又和約 60 名日本投資者前往山東,
考察 6 月曾為本刊推介的成長股 「 勝利管道 」(01080)。
成長股不易找到,
事隔數月賺錢之神再接受訪問,
暫未有新股票再推介,
但談起甚少提及的營商創業之道,
又有無限經驗傾囊相授。
數十年來邱永漢在日、台、中、港建立過許多不同事業,
曾在日本辦商務旅館、投幣式洗衣店、書店、建材生意等;
在台灣曾開發工業區,辦雜誌、學校等。
跟買股票一樣,邱永漢營商都要「逐錢潮而投資」,
目前全力於中國發展,有一籃子生意,
包括咖啡店、化粧品、語言學校、旅館、農產品等,
日本和台灣的投資反而大多 已結束或賣給了別人。
邱永漢的營商經驗可謂身經百戰,
40 多年前日本經濟剛起飛,
他看見東京出現建築熱潮,便做過砂石生意。
10 年前中國經濟同樣進入起飛階段,到處大興土木,
他便與日本的日立建機合作,輸入挖土機到中國,
10 年前這盤生意由 50 萬美元開始,
如今資本已增至 5,000 萬美元(約 3.9 億港元),
暴升 100 倍,是他至今在中國最滿意的一門生意。
提起這門得意投資,
邱永漢自豪卻不留戀︰
「這是以前的事了,現在的生意,要看以後需要的東西。」
不同時代有不同需要,
捕捉未來社會方向,看清目標事業的發展前途,
是邱永漢無論做生意和買股票的重要原則,
不過股票人人可以買,做生意則有人適合,有人不適合。
初畢業投身社會,對社會一無所知,當受薪族無可厚非,
加上認識自己適合哪種工作,一般要摸索一陣子。
但工作幾年後,
打工仔對自己的職業該往哪一方向走,便要再次定位,
若有意創業,應盡量在 27 ~ 35 歲之間實踐。
賺錢之神創業法則
1. 年過 40 創業屬超齡
想擺脫打工生活,創業自主,
邱永漢認為 40 歲是最後限期,
最好在 27 ~ 35 歲期間付諸實行。
大部分做事業成功的人,
大緻上是 27 ~ 35 歲開始第一次創業,
40 歲創業而成功的例子不是沒有,但相當罕見,
可以說是脫離受薪族的極限年紀。
環顧邱老身邊,助他打理旗下各種生意的,
清一色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學做生意是一個漫長又驚心的過程,
身經百戰的邱永漢認為,
二三十歲時還可努力摸索嘗試,不怕冒險;
人一過四十,就會失去光彩和魄力;
年屆 50 才學做老闆,會發愁得夜不成眠;
60 歲退休才開始新工作,年紀已偏大。
不少人拿着一筆退休金,
自覺仍有工作能力,便蠢蠢欲動想一嘗創業,
賺錢之神聽罷一笑,
善意提出忠告︰「不要在這地方花錢,不要浪費,
年輕時不能做的事,怎可能在 60 歲做得來?
好好過退休生活就好了,這樣比較安全。」
做慣下屬難以自主
魄力體力外,最重要是心態。
曾經有人 50 歲對工作厭倦到極點,決心創業闖一番,
問邱老意見,他坦白說 :
過去多年習慣做人手下,按人家吩咐工作,沒有從商經驗,
就算身居管理高層,自己當主人卻是另一回事,
「因為習慣有人替自己打傘,就很難做自己的主人。」
做老闆要準備冒險,身心壓力比打工大得多,
但打工仔憑每月拿薪金不易變富翁,
邱永漢認為,若創業後能不辭勞苦地工作,
一個 30 歲小老闆取得一個 50 歲管理層的收入,
絕非天荒夜譚;
而且一個 30 歲打工仔,比一個 50 歲管理層更適合創業,
因為腦筋仍靈活有彈性。
除了年紀大,不懂理財的人也不宜創業。
「做生意要充分掌握錢的流向,
連薪水都控制不了的人,不適合做生意。」
賺一元花十元、月頭出糧月尾花光的人,做生意也注定賠本。
2. 離家創業頭腦新鮮
邱永漢經常穿州過省考察生意,似有用不完的精力,
坐在前往山東機場的車上,
他告誡創業者︰「不要在自己家鄉做生意,
在香港發財的人,
沒有一個在香港出生的,李嘉誠都是由潮州到香港。」
香港人想創業,邱永漢認為最好不要留在香港,
並非隻因租金貴、競爭大等老生常談。
在他看來,
想生意做得成功,死守在原居地,
隻能在自己目光所及的範圍和概念做事,缺乏前瞻未來的眼光。
「因為從小在那裏長大,對那個地方都知道,
怎會有新想法,做的都是固定概念的東西。」
對於到內地創業的香港人,他最大的提醒是
「不要認為大陸的人和我們的想法是一樣,
要了解他們的想法。」
既然遠離家鄉,對新地方一切都有新鮮感,
頭腦容易保持柔軟度,觀察市場的需要和方向,生意才能做好。
3. 工業小城創業上選
生意的成敗關鍵,多半取決於地點選擇,
中國市場如此龐大,哪裏適合踏出創業第一步?
「大城市不行了,小城市較好,競爭也沒那麼厲害。」
邱永漢投資哲學,向來不買已吃香股票,
而是發掘規模尚小、將會出人頭地的企業,
做生意,他也愛挑選發展中的小城市。
「人口大約在三四百萬、有工業生產的地方,
這樣的城市在中國有很多,
要留心這樣城市的人需要甚麼東西。」
早在 2007 年,他就在市區人口逾 300 萬的成都,
經營日式百貨伊勢丹,現已成為當地一個重要消費據點。
其實目前中國有不少二綫城市,
例如廈門、合肥及長沙等均是邱永漢口中,
人口超過三四百萬的工業城市。
因為一個地方隻有農業而沒有工業,
人們收入好不到那裏,缺乏消費力,
那怕再拼命生意也無法取得多大成果;
但經濟好的城市,也要留意錢潮來源。
早前有人力邀他在海南投資,
當地房價飈升,經濟一片向好,
但被他婉拒了。
「海南雖然房地產漲得厲害,
但都是溫州人的錢,不是本地人的錢,
城市發展是靠外人,沒有本土工業。」
城市有工業,工人收入好,才有消費力。
4. 怎樣做比做甚麼重要
競爭大的行業,不一定是創業禁區,
以經營餐廳為例,
賺錢之神認為重點是怎樣做,而非做甚麼。
「大部分人開餐廳,剛開始時會有很多菜式,
但這些菜式裏好賣的隻有兩三種。
約兩成的菜,帶來百分八十的利潤,
其餘八成的菜隻能產生兩成利潤,
這樣的話,菜單裏有 80 %菜式其實是不需要。」
既然最好賣隻是 20 % 的菜式,
餐廳開始時集中做這些菜式,就可以做起來。
可是一間好餐廳憑一兩道菜馳名,客人很容易吃膩,
「所以要不時改變,多做些新的東西。
重點是,不是開怎樣的店,而是用甚麼方法。」
他在日本的曾向一家法國高級餐廳提意見,改善生意,
做法就是將午餐加價五成,
讓客人吃貴價菜時產生「吃盛饌」的感覺,
結果午餐客人果然增加。
他認為,生意要做得成功,
要配合客人價值觀變化而改變經營手法。
「亂搞新花樣不一定是好,
一成不變也不是做生意道理。
當現時固有做法下生意不順時,就要改變。」
這個 20 / 80 的黃金定律,很多人耳熟能詳,
可是道理歸道理,
「做餐廳而有這思維的人很少」。
邱永漢說,大部分人現時經營食肆,
隻看見某類食肆很流行,這類餐廳很熱鬧,就去模仿,有聲書MP3版
中國火鍋店就是這樣。
大學無教創業軟知識
做生意是一門講究實際的學問,
但邱永漢認為,
現在的大學都沒將這學問好好教育年輕人。
大道理系列「做生意要從銀行借錢,
但有甚麼學校會教學生,怎從銀行借錢?」
他有次與復旦大學談捐錢問題,
希望捐錢做些教學生軟知識的東西,
怎料對方說︰「那就蓋一座教軟件的大樓吧!」
邱永漢失笑道,大學隻着重硬件,沒能教學生軟技巧,
即使著名 MBA 課程,都未必對實際做生意有用,
結果學生畢業後,對商業社會一無所知,創業時一籌莫展。
不過賺錢之神總能化問題為機遇,
他腦筋一轉精靈說︰
「所以我想做這方面的教育,
做一所專門培訓企業人才的學校。」
企業學校如何落實仍未有細節,
但由賺錢之神開辦的企業學校,
有其一籃子生意作實習戰場,
單是噱頭已非常吸引,
這位八旬智者果然滿腦生意點子。
拆解中美日經濟大局
近日全球貨幣戰如箭在弦,
各國透過貨幣政策,試圖刺激金融海嘯後的經濟頹勢。
邱永漢一生經歷數次嚴重經濟危機,見慣風浪,
談起歐、美、日經濟前景,
這位八旬智者坦言不樂觀,
但對中國則充滿信心,
尤其他認為中國發展工業之路,
與日本昔日所走的相似,故仍有一段頗長的高增長時期。
美國將如日本沉淪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局上月宣布,
美國自 2007 年 12 月開始的衰退周期已於去年 6 月結束,
逐漸步出金融海嘯走向復甦,
然而邱永漢認為,
美國將步日本後塵,長時間在經濟低谷中掙紮。
「美國應該不會那麼簡單就復甦,她會像日本的情況,
日本十多年來經濟低迷,有時也有一點點好轉,感覺好像是復甦了,
但到現在日本經濟依然不好,且會繼續低沉。」
相對美國,歐洲似乎發展較穩定,債務危機亦已過最危險關頭,
但心如水清的邱永漢認為,
歐美經濟的底子不相伯仲,未能樂觀。
「歐洲跟美國的做法很接近,
都是靠印錢紙,這對經濟影響較大。」
中國工業高速發展
邱永漢現時絕大部分時間都留在中國,
素來主張跟着錢潮投資的他,
自然對中國經齊前景最樂觀。
「中國在工業發展上,像日本是用錢賺錢,不是靠印銀紙。」
在他看來,中國的工業發展像昔日日本,
由最初階段隻是模仿別人產品,到後來轉型研發原創產品,
中國走得比日本稍晚,但走的是同樣的路,
故必會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期。
可是中國經濟並非沒隱憂,
邱永漢說︰「中國房地產發展,卻是美國式做法。」
中國樓價近年急升,容易走上泡沫之路,
雖然政府現已收緊房地產借貸,隻許借七 成,
但長居中國的邱永漢說︰
「那三成首期支付,其實也是從兄弟父母借款的。」
所以中國經濟一旦發生甚麼突變,
隻要有一點點差池,就可能像美國出現次按危機,
因按揭問題禍延全國經濟。
「現在經濟好,房價一直在漲,所以還沒有問題,
但危機就在房地產。」
邱永漢又看好人民幣最終可升至 1 兌 4 美元,
他 5 月接受本刊訪問時,
曾預料人民幣將於 6 至 7 月有「一點點調整」,
因「壓力太大,中國政府很會看人家面子」。
言猶在耳,人民銀行在 6 月便宣布推行人民幣新一輪滙改,
人民幣應聲上升。
邱老預測中寶,
他高興笑說︰「這可不是我操作的﹗」
雖然看好人民幣,但他沒有把資產全換作人民幣,
一來礙於每天隻換兩萬的限制;
二來主要投資香港上市的股票,使用港元較多,
「現時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都是賺人民幣,
這樣子買中國股票就可以,不用換人民幣。」
最新股評
勝利利君繼續持有
邱永漢買股向來強調耐性,
尤其是規模尚小、但潛力優厚的成長股,
他上次為本刊推介的 4 隻股份中,
被多次點名看好的亨泰(00197),
便證明了賺錢之神說 「股票的利益是忍耐的報酬」,
因亨泰股價最近 3 個月爆升逾一倍,
一度高見 1.67 元。眼見亨泰股價急升,
邱永漢高興說︰「現在誰也知道農業很重要。」
至於製造輸送油氣管道的勝利管道,
股價在 6 月經推介後漸有起色,
邱老又親自帶日本投資者參觀其位於山東淄博市的廠房,
然而公司突然在 7 月發出盈警,股價又打回原形,
一直在 1.7 元徘徊,未能升回 2.2 元的招股價。
不過賺錢之神並無懼色,
認為盈警是反映半前年業績,而不是未來。
「勝利和利君的增長速度有點慢,
但繼續持有就可以了,都是中國需要的東西。」
中國3大潛力闆塊
雖說中國處於發展期,有很大創業空間,
但有些事業可以賺錢,有些則要避免。
「現在中國已經很強的地方,譬如製造業就不要做;
很落後的行業,又是以後中國發展很需要的東西,
做這樣的事業最好。」
他舉例,家庭電器、電子產品,現在到處都有門路,
再進入這行業已經沒用。
邱永漢投資永遠走在時代前端,
他認為現在看來落後、未來社會又很需要的行業,
就是醫療、環保、食品。
1. 醫療
「如果我們現在遇到交通事故,送入醫院,
先要付錢才可以治療,這方面是中國落後的地方。」
現在中國醫院要排隊很長時間,
外地人在中國生活,最擔心就是醫療,
但中國人對健康的着緊程度,
邱永漢認為比日本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股票上他推薦羅欣(08058)及利君(02005)等藥業股,
在商業上,與醫療有關的生意將大有前景。
2. 環保
「如果工業發展後,環保工作肯定需要。」
他認為中國工業發展之路,與日本過去經驗相似,
日本最初發展成工業國時,跟現時中國一樣,
四圍出現很多環境污染問題和疾病。
現時中國在環保方面仍是落後,
如對污水處理等關注未夠,有很大發展空間。
3. 食品
「食品是很重要,但農民又愈來愈少,食品愈來愈不夠。」
邱永漢說,
現在去了工廠和城市打工的人,肯定不再回去耕田,
做農業的人愈來愈少,但中國人對食物需求和質素愈來愈高,
他正發展與食品生產和改良相關的生意,
例如買賣小規模農業機器,
協助一個人做相當於五六人農務工作,
他信心十足說︰「將來一定要這樣的 東西。」
他又投資不少農地種植咖啡豆、蔬菜,
又自創將普洱茶葉溝日本玄米茶的飲料產品,
多方面進軍中國食品市場。
我的頭腦最貴重!
邱永漢投資眾多生意和股票,
人們都好奇,他哪一樣投資最賺錢?
「很多人問,邱先生財產中最貴重是甚麼?是我的頭腦!」
邱永漢對金錢市場有敏銳觸覺和分析力,
六十至七十年代在日本撰寫財經專欄,
其點評的細價股經常漲至停闆,
因而被稱「賺錢之神」和「股票之神」;
八十年代在香港帶領日本投資者低價掃入 650 個太古城單位,
並於 1997 年摸頂沽貨,又引為傳奇佳話;
如今中國經濟起飛,
他往往能選出股值便宜、但潛力極大的十倍股,
其中以0.5 元買入、如今升至約 10 元的山東羅欣,
就是得意之作。
邱永漢賺很多錢,也愛教人賺錢,
樂於每天在網誌分享賺錢投資之道,
每日吸引近 10 萬人次觀看。
半世紀以來,寫下的著作多達 450 本,題材廣泛,
由理財投資、營商秘笈,到旅遊、文學、美食均有涉獵,
由投資到人生哲學,他都不吝分享。
邱永漢喜歡賺錢,卻討厭事事講錢。
「賺錢的樂趣不僅在於收入得以增加,也在於其過程。」
所以每次生意獲得成功,他都不會戀棧,隨即又再發掘新生意,
並視之為尋寶遊戲,比打麻雀更有趣,
現時 86 歲,舉手投足仍十分精靈︰
「我的養生之道,就是靠每天想很多東西。」
打造中國小東京
美國洛杉磯有個小東京,
年屆八旬仍敢於做夢的邱永漢,
也正在籌劃在中國興建一個小東京。
「現在已計劃,但還未開始,大約 10 年後可以實現吧。」
說時老人家難掩興奮之情,預料計劃涉資 50 億美元。
洛杉磯有一個美國最大的日本人社區(見圖),
不論景觀、店舖、櫥窗都極像翻版東京,
每年更會舉辦茶道、遊行、太鼓表演等活動,
人們稱小區為小東京(Little Tokyo),
但小區並非像唐人街般自然聚成,
而是一群日本有心人士合力建立。
點子多多的邱永漢,正籌劃在中國建立相類的日本人社區。
「以前美國是世界中心,便在那裏有個Little Tokyo;
現在中國是世界中心,所以也該有一個。」
他心目中的中國小東京,
將有日本大企業總部、百貨、超市等進駐,還有房產、商舖等;
至於地點,他現已密密和地方政府洽談,
將不會落戶大城市,
反而會讚像安徽合肥市的經濟開發區。
然而近日中日關係緊張,兩地民間均有大型示威,
未知會否影響這盤生意大計?
一次成功抵九次失敗
邱永漢被譽為「賺錢之神」,固然有他過人的賺錢秘訣,
可是世上沒人戰無不勝,
無論在股市或商場,賺錢之神也有失敗時。
開咖啡店是不少人創業夢想,
邱永漢在上海至潮旅遊點田子坊,經營了兩家咖啡店,
供應自家種植的雲南咖啡豆,
一杯售價 25 ~ 50 元人民幣,收費不低仍客似雲來,
怎料賺錢之神說︰「咖啡店是好看不好做的生意!」
做生意要冒險,不易成功,
邱永漢一籃子生意中,他自言十個有九個失敗,
咖啡店即使賺錢,利潤也相當微簿;
語言學校在中國也經營困難,外國人涉足教育掣肘較多。
但賺錢之神輕看得失,甚至視失敗為理所當然,
因為隻有不斷嘗試和不斷失敗,才能與成功相遇。
「九次失敗不用怕,隻要一次成功就足以補回。」
不停改善堅持下去
其實生意不賺錢,原因可能很多,
經營方針錯誤、行業狀況欠佳、資金周轉不當等,
每次邱永漢會找出問題所在,然後不辭勞苦地改善。
相反,如果缺乏義無反顧的決心,失敗一次就退縮,
懷疑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材料而做回受薪族,
邱永漢奉勸這樣的人,當初就不應該開始做生意。
雖說做生意不應輕易放棄,但堅持也應有限度。
邱永漢總結經驗認為,
一般生意由上軌道至業務有起色,大約需要 3 年時間,
因此若過了 3 年業務仍未見好轉,其中必有緻命性缺點,
應考慮放棄作罷,否則再守下去也浪費精力。
老人家叮嚀,失敗雖然痛苦,但並不可怕,
隻要人依然活着,就可以東山再起。
勝利管道:產量翻一番
邱永漢評論勝利管道(01080)
股價由上市價 2.2 元最低跌至1.35元,
近日發出「盈警」。
然而,在邱永漢眼中,其業務不斷發展。
「我們訪問公司管理層後,
知道勝利管道已經把公司產能擴張,
擴張規模是目前一倍以上;
明年以後,產量將增加一倍。」邱永漢說。
強項
邱永漢分析勝利管道時說:
「勝利管道手上有很多訂單。」
大概可以推斷勝利管道獲取訂單的優勢。
事實上,勝利管道其中兩條年產能達 10 萬噸的生產線,
在 5 月落成;
另外兩條年產能達 36 萬噸的生產線,
則於年底完工。
由此可見,
勝利管道緻力擴產,反映其接單能力如何強勁。
弱點
勝利管道是油管及天然氣管的專家,
其前身先後成為中石油集團及中石化集團旗下企業。
故中石油及中石化是勝利管道的主要客戶,
佔營業額 90 %,生意集中度高,有機會變成弱點。
然而,邱永漢坦言:
「油管生意交由甚麼公司去做,由油公司決定,
所以這類型生意不像其他生意般要公開招標,
而是由有關係的公司承接。」
似乎勝利管道的弱點就是其優點。
機會
「中國石油消費量已經接近美國的一半,
但中國以油管運油的規模很小,還是靠輪船和卡車運輸。
目前中國油管隻是美國的十分之一;
再者,天然氣管道也是箇中商機。」
中國的石油與天然氣管道總長度為 58,000 公裏,
相當於美國的7.3 %。
由此可見,
內地油管及天然氣管道的需求潛力,也是勝利管道的商機所在。
「中國從中東輸入石油。
若石油從海路運往中國,須經過馬六甲海峽,始終受制於人。」
邱永漢分析內地進口石油路線圖時說:
「故此,中國的石油問題就是國際問題。
「兩個月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緬甸,
跟對方簽訂建立中緬石油管道協議。
可想而知,勝利管道產量增長潛力很大。」
該條管道總長 2,380 公裏,
每年運輸能力 2,000 萬噸,相當於每日 40 萬桶石油。
威脅
當然,油管生產並非勝利管道的獨市生意,
亦要面對其他公司競爭。
在香港上市公司山東墨龍(00568)
及天大石油管材(00839),
便是經營性質相同的生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